论意拳之哲理根据 – 王芗斋

论意拳之哲理根据 – 王芗斋

王芗斋意拳站桩大成拳站桩功王薌齋站樁Yiquan-dachengquan-zhanzhuang

本文作者: 王芗斋先生1885年-1963年)。王芗斋,意拳(又名大成拳)创始人,一代拳学宗师,名政和,又名尼宝,字宇僧,后启用芗斋名,晚年自号“矛盾老人”,约于1885年(光绪十二年丙戌年)生于河北省深县魏家林村。自1894年跟随一代形意大师郭云深先生学习形意拳。因其终年苦修苦练,寒暑不辍,深究拳理,倍受郭老青睐,故尽得郭老毕生拳学之精髓。弱冠之年,已成为一代名师。

关于意拳之哲理根据,我不想多用笔墨,只以哲学命题之形式提出,彼此对照,自不难看出意拳之真正面貌也。

  一、庄子曰“物物者非物”。意即使物质成为物质,并非物质。意拳主张一切力量都是精神之集合。亦可谓力者非力也。换言之,使力成为力者并非力,乃精神也、意念也。此即意拳所以名为意拳之实质所在。

  二、老子曰:“无为而无不为”。意拳则主张“有为之为也于无为”,“不动之动乃生生不已之动”。所谓“无为”与“不动”意拳则为桩功,所谓“有为”与“动”则为试力与发力。意拳重视桩功,故亦系“无为”之义。昔日有人赠意拳是“古道家之静功”,此非贬词也。

  三、老子曰“反者道之动”。意拳则主张“力生有两,两则能一”,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对立统一。所谓“矛盾错综须统一也”。

  四、佛门禅宗有云:“万法皆空,即为实象”,又云:“不思善,不思恶,还我父母未生时之面目来。”父母未生时之面目即“空也、无也”。意拳则主张“各项力量都由浑元扩大空油无我产生出来。”因此教人“虚无求切实,运用在虚空”。

  五、禅宗又云:“无法无执”。意拳则又主张“一法不立,无执破执”。技击时“我无执令对方亦无执”。不仅抗劲用力为有执,使用招术方法亦有执。以无执破有执,破执而无执也。

  六、明氏学者王守仁提出:“致良知”之说,意拳则主张“发挥良能”之论。王守仁说:“实如水流湿,火就燥。”其势然也。

  由此看来我关于《意拳论》中所说意拳试与老庄佛释一切学理名称谨似,实非欺世盗名之说也。在意拳论里我所以用画龙点睛之法道破意拳哲理,实欲告诉学者一个真理,习意拳而不接受其哲理,则无异按石卵而盼司晨,终无所成。学无所成。学者不可不明此理。

订阅站桩时事通讯

您将获得站桩课8折优惠券以及更多站桩学习资料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